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诗句注释】
少年:指年轻时。万户侯:古代的封建王朝封给王侯、公爵的食邑和俸禄,称为“万户”。韩荆州:即荆州牧(州牧是州郡长官的称号),因避唐玄宗名讳讳称,故称“韩公”。
凌云游:乘云驾雾的游历。
白首:年老。
龙泓口:山名,在今四川彭山县西。
轩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员所戴的帽子与冠冕,这里泛指高官厚禄。
谪仙:李白自称,意思是自己有神仙之才,曾做过皇帝的翰林学士。
东岩酒:在江西吉安县境内,李白曾在此地隐居。
大钱:指金钱,这里指钱财。
黄发叟:指年老的人。
【译文】
少年时不愿做高官,也不羡慕认识什么“韩荆州”;只希望能像汉嘉太守一样,载酒时常作凌云游。如今虚名已用完了,白发苍苍却仍在梦中回到龙泓口;浮云般的官爵何足言,只有江山美景难以下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子映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李白的话谁能理解?请您见月之时登楼一叙。笑谈万事真无谓,一切全付给东岩美酒。归来后还受一大钱,好意不要违逆黄发老人。
【赏析】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至二十五年(737)。张嘉州此时任监察御史,李白为送别而作。
诗的前四句是说诗人不愿做万户侯、也不愿做刺史(荆州牧),只希望做个县官或县尉,可以经常携着美酒到野外游览,尽情地欣赏山水胜景。
五、六句写诗人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当官的烦恼。诗人认为,人一旦有了官职就会身不由己,所以宁愿过自由散漫的生活,而不愿受官场的束缚。
七、八句写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诗人认为,功名只是虚名而已,到了晚年,连梦寐都不再做“龙泓口”这样的梦了,可见名利已经不在他眼里。
九、十句写诗人对仕途的看法。诗人认为,那些浮云一样的官位,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只有那江山美景才能让人留连忘返啊!
十一、十二句写诗人对世俗的看法。诗人说:“我常梦见自己在峨眉山上赏月饮酒,但醒来后发现一切都如梦。”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不值得去追寻。
十三、十四句写诗人对现实的看法。诗人说:“我常梦见自己在峨眉山上饮酒赏月,但醒来后发现一切都如梦。”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不要等到头发花白再想起当年的事情来后悔莫及。
十五、十六句是劝诫友人的话。诗人说:“你回去后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吧,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心意。”诗人希望友人不要辜负了他对朋友的一片真心,不要忘了他曾经为他所作的美酒和美言。
最后几句写诗人对朋友的祝愿。诗人说:“请你在月夜之下为我举杯相邀,一起登楼饮酒,畅谈心事。”诗人希望友人能与他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