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
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
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
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
今宵扫云阵,极目净天宇。
嬉游各忘归,阗咽顷未睹。
飞毬互明灭,激水相吞吐。
老去反儿童,归来尚铙鼓。
新年消暗雪,旧岁添丝缕。
何时九江城,相对两渔父。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内容和风格。这首诗是作者刘景文对华灯节的感慨之作。从题目中的“次韵”可以看出,这是作者刘景文根据刘景文的原作《路分上元》而作的一首应和之作。全诗以华灯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岁月的美好期许。

我们对诗歌逐句进行解读:

  1. 华灯閟艰岁:华灯节的夜晚紧闭着困难之年,这里的“閟”字意味着关闭或隔绝,表示节日期间人们不再谈论困境。

  2. 冷月挂空府:冷月高悬在空旷的府邸之上,这里的“空府”可能指的是空旷无人的庭院或建筑,冷月与空府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

  3. 三吴重时节:三吴地区在这个时期特别热闹,这里的“三吴”泛指江南地区,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节日期间,这个地区充满了欢声笑语。

  4. 九陌自歌舞:街道上到处是欢快的歌舞表演。这里的“九陌”指的是京城的大街小巷,而歌舞表演则营造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5. 云从月几望:随着月亮的升高,云彩也随之移动,这里的“几望”可能是指月亮逐渐爬升到天空的位置。

  6. 遂至一百五:云朵移动到了一个特定的高度,达到了一百零五度,这里的“百五”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角度或距离。

  7. 嘉辰可屈指:美好的时光值得期待。这里的“嘉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屈指”则意味着可以用手指计算即将到来的时间。

  8. 乐事相继武:快乐的事情不断发生,这里的“相继”可能是指连续不断地发生,而“武”则可能是强调其频繁和盛大的程度。

  9. 今宵扫云阵:今晚我准备扫除那些困扰心头的乌云。这里的“扫云阵”可能是指驱散心中的忧虑和障碍,以迎接新的开始。

  10. 极目净天宇:放眼远眺,只见清澈的天空万里无云。这里的“极目”可能是指用尽全部视线去观察,而“天宇”则指的是天空。

  11. 嬉游各忘归:嬉戏游玩的人们各自忘却了回家的想法。这里的“嬉游”可能指的是游乐活动,而“各忘归”则强调了人们的欢乐和自由。

  12. 阗咽顷未睹:人群的喧嚣声音一时之间没有听到。这里的“阗咽”可能是指嘈杂的声音,而“顷未睹”则强调了声音的强烈和持续。

  13. 飞毬互明灭:飞球在空中闪烁不定,时而明亮时而模糊。这里的“飞毬”可能是指飞行中的球体,而“明灭”则描述了球体闪烁的状态。

  14. 激水相吞吐:激流的水花相互交错,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激水”可能是指湍急的水流,而“相吞吐”则描述了水流的动态变化。

  15. 老去反儿童:虽然年纪渐长,但心中依然保持着童真和欢乐。这里的“儿童”可能是指年轻的状态或心态,而“反”则强调了这种保持的心态与实际年龄之间的矛盾。

  16. 归来尚铙鼓:虽然已经回到家乡,但仍然保留了一些战斗时的鼓声。这里的“铙鼓”可能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或信号,而“尚”则强调了保留的状态。

  17. 新年消暗雪:新年的到来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消除了冬日的阴霾。这里的“新年”可能指的是新的一年,而“消暗雪”则描述了新年带来的变化。

  18. 旧岁添丝缕:旧的一年里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和线索。这里的“旧岁”指的是过去的一年,而“添丝缕”则描述了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

  19. 何时九江城: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那熟悉的九江城景象。这里的“九江城”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景,而“何时”则提出了对未来的期待。

  20. 相对两渔父:在这样的节日里,你与我相对而坐,就像两个渔夫一样自在。这里的“相对”可能指的是面对面地坐着,而“两渔父”则强调了彼此之间的亲近和平等的交流。

这首诗通过华灯节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快乐和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活动等元素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节日的重视和庆祝方式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