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
初冠惠文读《城旦》,晚入奉常陪剑履。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
未应良木弃大匠,要使名驹试千里。奉亲官舍当有择,得郡江南差可喜。
白粲连樯一万艘,红妆执乐三千指。簿书期会得馀闲,亦念人生行乐耳。

【注释】

送江公著知吉州:这是一首送别诗。公著,即江公著,字子美,成都人,北宋诗人、政治家、书法家。吉州,今江西吉安。苏轼与江公著是好朋友,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春。三吴行尽千山水:三吴,指苏州、湖州、杭州。三吴,古称吴越,在江浙一带。行尽千山万水:走遍了千里江山。犹道桐庐更清美:还说桐庐更清雅美丽。桐庐,今属浙江,为江南名山之一。桐庐县有桐君山,风景秀丽,尤以瀑布著称。

岂惟浊世隐狂奴:难道只有污浊的世上才能隐居狂放之士吗?狂奴,指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自比为“狂士”的陶潜。时平亦出佳公子:太平之时也会出现好官。时平,指政局安定的时代。佳公子,指贤能之臣。初冠惠文读《城旦》:刚二十岁的时候,戴孝守丧,读《汉书·韩信传》。初冠,指二十岁束发加冠。惠文,汉文帝刘恒的谥号。

晚入奉常陪剑履:年纪稍大的时候,曾入朝做官,陪伴帝王的仪仗,身穿绣着龙鳞图案的鞋子。奉常,指太常寺。奉常,主管宗庙礼仪的官职。

方将华省起弹冠:正准备在朝廷里辞官归隐之前整理冠带。华省,指朝廷。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表示要离开官场。忽忆钓台归洗耳:忽然想起了隐居垂钓的地方,想回去洗净耳朵。钓台,指严子陵垂钓之处,在浙江富春江上。

未应良木弃大匠:不应该因为良木被废弃而抛弃高明的木匠。

要使名驹试千里:应该让千里马试跑千里。名驹,指骏马;比喻贤才。

奉亲官舍当有择:侍奉亲人的官舍应该选择得好一些。

得郡江南差可喜:获得这个职位在江南,还可以使人高兴。

【赏析】

《送江公著知吉州》,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诗人因遭人诬陷而入狱,受刑后获释出狱,次年又因事下御史府治罪。这首诗作于出狱后不久,当时诗人正任凤翔府判官,而江公著此时已被任命为吉州知州,于是诗人作此诗相赠。全诗共八句四十七个字,语言流畅自然,风格清新明快,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