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注释】

六咏:①《诗经·邶风》中一篇,共八首诗,这里指六首。②泛指诗文。③《诗经·周南》中一首,共八首诗,这里指六首。

先生:作者自称。土塯:一种古代的草鞋。无物:没有东西可以拿来。

刘叉:唐代道士、诗人,名操,字子美,号东山野士,又号补阙,人称刘先生。醉客:喝醉了的客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时嗅:时时闻到。砌下花:台阶上的花草。

分:分取,这里指分水。西邻:西边的邻居,指井水的西边邻居。

竹阴:竹林的树荫。借:借用。

萧然:冷落的样子。行脚僧:云游四方,到处为家,随处打坐念经的人。

一身:自己,指自己一个人。寄:托付、依附。天涯:天边。

【赏析】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是苏轼写给其弟苏辙的一组诗,其中“先生饭土塯”一句用典明志;“时嗅砌下花”两句写环境之美;“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两句以井水、竹荫作比,写自己的超脱;“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两句写自己漂泊天涯的身世。全诗表现了苏轼对弟弟的关怀和牵挂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弟弟的一组诗,每首都有“六咏”二字,这是苏轼自注“一”字。苏轼在《与子由书》中说:“某近作一诗,戏以‘六咏’名之,非敢望于子由也。”可见,这组“六咏”是苏轼的即兴之作,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一时兴起,随意拈出。

第一首诗,苏轼以“先生饭土塯”起句,用典明志,点出了自己与刘叉一样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遁之志。刘叉,唐代道士、诗人,因嗜酒而被人称为刘先生、刘先生。他的诗作多描写神仙生活,抒发他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苏轼曾写过一首《题刘叉画鹤》,其中有“先生已断头角,我亦垂涎三百年”的句子,可见苏轼也是一位嗜酒之人。

第二首诗,“何以娱醉客”是说,为何要用鲜花来取悦那些喝醉了的客人。“时嗅砌下花”,则是说自己随时都闻到台阶上盛开着的花草,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

第三首诗,“井水分西邻”是说,自家的井水是从西面的邻居那里来的。“竹阴借东家”是说,自家的竹林树荫是从东边的邻居那里借来的。这两联诗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住的地方偏僻,没有好邻居可交,但是自己却能够享受到周围的美景。

第四首诗,“萧然行脚僧”是说,自己像云游四方的行脚僧人一样,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一身寄天涯”则是说,自己只有自己一个人寄托在天边。这两联诗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僻远的地方山林之中,但是内心却非常清静,没有任何杂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清幽,充满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