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手植柏,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

【注释】

东斋:东书房,子由所居的书房名。桓司马:指桓温,字元子,晋朝人,官至中军将军,封临武侯,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榛茅:指野草。南台松:南面高台上的松树。馀僵:已死的树枝。此怀抱:指诗人自己的心志和抱负。惊凡亡:感叹世人不能理解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张文潜(子由)所居环境的赞美和称颂。东斋手植柏,今复几尺长。这两句写东斋之柏,生长茂盛,已有数尺之高。“东斋”点出地点,“手植”表明是自己亲手培植的。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桓温是晋朝名臣,以清正廉明著称于世,但因反对桓玄专政而被迫隐居。他常在山中种植柏木,用以表达他的隐士之志。这里说知道有人像桓温一样种柏树,就想到用野草来遮挡它,这是暗讽那些趋炎附势、争名夺利的人。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南台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修建的避暑宫殿,位于建康(今南京)城南的秦淮河边。这里说近来听说南台的松树上又生出了许多新枝。这两句是说,虽然松树已死去很多枝条,但它们却能重新发出新枝。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这里的“此怀抱”,指的是诗人的胸襟和抱负。诗人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不会被世俗所吓倒;只要能够像松树一样顽强生存下去,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译文】

东斋里种下的柏树,如今有几尺高了,我还记得当初种的时候。知道有桓温这样的人,就想到用野草来遮挡它。近来听说南台的松树,又生出了许多新枝。这些年来的胸襟胸怀,难道还会让世人感到惊骇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