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
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
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
老人但目击,侍者应足茧。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
【解析】
1.“南禅长老”即南宗禅师,这里借指佛门。
2.“凤凰揽德辉,远引不待遣”意思是凤凰揽取着美好的德行和光辉,远离尘世,不须有人去驱遣。
3.“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意思是你怎能够像坐在井里青蛙那样见识短浅,来谈论天地万物的无穷无尽!“而”是表转折的连词。
4.“蠹鱼著文字,槁死仍遭卷”意思是蠹虫蛀书,死后仍然要被裹起来。比喻读书人虽然活着时受到压迫剥削,但死后还要受剥削者欺压。“蠹”通“蛀”,蛀蚀。“卷”是裹的意思。
5.“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意思是老牛辛苦地耕作,见到月亮也会胡乱喘气。形容人因劳累过度而精神恍惚。
6.“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意思是东坡先生才问了三句,南禅和尚已经回答了五次。
7.“老人但目击,侍者应足茧”意思是说老人只是目睹这一切,侍者则脚上长茧。“应”是应该、该当的意思。
8.“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意思是最后的《六虫篇》中,寄托着作者深沉的怨恨和愤懑,但却说得十分轻浅。
【答案】
译文:
南禅长老与诗人对诗不止止,因此作了《六虫篇》以答谢。
凤凰揽取着美好的德行和光辉,它远离尘世,不须有人去驱遣。
那将像坐在井里的青蛙,而能比谈论天地万物的无穷无尽吗?
蠹鱼蛀书,死后仍然要被裹起来,比喻读书人虽然活着时受到压迫剥削,但死后还要受剥削者欺压。
老牛辛苦地耕作,见到月亮也会胡乱喘气,形容人因劳累过度而精神恍惚。
东坡先生才问了三句,南禅和尚已经回答了五次。
老人只是目睹这一切,侍者则脚上长茧。
最后的《六虫篇》中,寄托着作者深沉的怨恨和愤懑,但却说得十分轻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