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

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却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诗句释义及赏析:

无愁可解
这句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觉悟,即在人生的道路上,忧愁和烦恼往往无法得到解脱。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
描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感悟:生命的短暂(“光景百年”),人生的平凡(“看便一世”),以及他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不刻意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保持内心的平静(“生来不识愁味”)。接着,他提出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忧愁的根源?进一步地,他试图用开解来寻找答案,但又认为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

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
这里提到万事如风过耳,暗示了对外界纷扰的淡然看待。而“何用不著心里”,则表达了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与宁静的必要性。“展却眉头”意味着释放心中的束缚,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自在状态。最后,诗人以达者的自谦之词结尾,强调即便达到了某种精神高度(“便是达者”),仍有待于不断深化理解(“也则恐未”。)。同时,他也承认这样的道理(“此理”)并非言语可以完全表达。

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却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享乐的看法,他认为虽然短暂的欢乐(“何曾道欢游”)可能比追求名利更加珍贵(“胜如名利”)。但他同时也指出,这种享受往往被误解为正确的行为,实际上它可能只是错觉或错误(“道却浑是错”)。诗人进一步强调,真正的认识(“如何即是”)并不是通过外在的行为(比如饮酒)来实现的,而是一种内在的觉醒和超越(“这里元无我与你”)。这反映了一种哲学上的观点,即人们通常追求的东西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甚唤做物情之外”)。最终,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没有酒(一种可能的象征性放纵),我们又如何能够真正醉心于生活呢?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诗人以超然的态度面对世间的纷扰,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通过对“愁”、“乐游”、“名利”等概念的探讨,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美好向往。此外,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