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山前访古踪,僧居萧洒隔尘笼。
绕庭石鳖谷间水,入户鸣鸱堆上风。
无限老松秋色里,数声疏铎月明中。
村鸡坐听三号彻,去去前朝气味同。

诗句原文:

驱马山前访古踪,僧居萧洒隔尘笼。

绕庭石鳖谷间水,入户鸣鸱堆上风。

无限老松秋色里,数声疏铎月明中。

村鸡坐听三号彻,去去前朝气味同。

注释解析:

  • 驱马山前访古踪:“驱马”指的是骑马,表示诗人骑马来到山前寻找古代的遗迹或踪迹;“访古踪”则是指探寻历史的足迹,表现出对历史和文化的好奇和尊重。
  • 僧居萧洒隔尘笼:“僧居”指僧人居住的地方;“萧洒”形容其生活态度自由洒脱,不受世俗束缚;“隔尘笼”则暗示这里与尘世隔绝,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 绕庭石鳖谷间水,入户鸣鸱堆上风:描述了百塔院周围的自然环境,其中“石鳖”可能是一种自然景观,而“鸣鸱”指的是鸱鸟(一种鸟类)发出的叫声,这些声音构成了一个宁静又和谐的环境。
  • 无限老松秋色里,数声疏铎月明中:这里的“老松”描绘了秋天树木的景象,而“数声疏铎”则是夜晚的声音,可能是寺庙中的钟声或其他乐器声;“月明中”则强调了月光下的时间感,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村鸡坐听三号彻,去去前朝气味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朝代的怀念和向往,通过“村鸡”这一意象,传达了一种乡村生活的静谧和平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美好记忆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终南山下的百塔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访问古迹、观察周围环境以及倾听自然声音等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反映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旧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