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构岧峣出太虚,坐看斜日堕平芜。
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
疏磬悲吟来竹阁,青灯寂寞照吟躯。
老僧怪我何为者,说尽兴亡涕泪俱。

【注释】

华严寺:又称大华严寺、大佛光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建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原名“永安宫”,唐贞观八年(634)改名为“大华严寺”。唐代宗时重建。宋、金、元均有修缮。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门、钟楼、鼓楼等。

太虚:指太空。

坐:静坐。

澄江:清澈的江水。

皎月:明亮的月亮。

竹阁:指僧舍。

青灯:点着的油灯。古人常以油灯代烛。青灯,泛言昏暗不明。

兴亡:兴盛衰败。

何为者:为什么这样做。

【赏析】

《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在华严寺中静坐观赏夕阳西下的景象和感受,并有感而发,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兴衰的感慨。

首联“危构岧峣出太虚,坐看斜日堕平芜。”意思是高耸的寺庙凌空而立,在天空中显得高峻突兀;我静静地坐着,看着那即将落下的夕阳映照在那平坦的田野上。其中“岧峣”、“太虚”、“斜日”都是描写夕阳的景象。

颔联“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意思是白色的烟雾笼罩着大地,使得江面显得更加宽广;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让一块玉石显得更加孤独。其中“澄江”、“皎月”都是描写月光的景象。

颈联“疏磬悲吟来竹阁,青灯寂寞照吟躯。”意思是稀疏的钟磬声从竹林里传来,让人感到凄凉悲伤;一盏昏黄的油灯照着诗人的身影,让他感到十分孤独。其中“竹阁”指的是僧人居住的地方。

尾联“老僧怪我何为者,说尽兴亡涕泪俱。”意思是老僧人奇怪地问诗人为何如此悲痛,诗人便把对于人生兴衰的感慨全都说出来,泪水和鼻涕都流了下来。其中“何为者”指的是为什么如此悲伤。

全诗通过对夕阳西下和落日余晖的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兴衰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