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学家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
诗句:
-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 注释:这一年是夏天五月,改换国号为景炎。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文天祥自序其诗,命名为《指南录》。
-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文天祥在南宋末年的艰难岁月中,坚持用诗来记录自己的遭遇和感受。
- 余自束发读书轩窗之下,便立志于天下,念宗庙之在含垢受诟,可无一杀身以报?
- 注释:我从年轻时就在家中的书斋里读书,立志要治理天下,想到宗庙受到侮辱污辱,可以没有一次杀身报答吗?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个人责任的坚定担当。
- 余之先世自南渡以来,虽日削月割,然亦未尝一日而忘所自始。
- 注释:我的先辈从南渡以后,虽然每天都遭受分割,但也没有一天忘记自己开始的原因。
- 赏析:这里反映了文天祥家族对南宋故土的深深眷恋和不忘根本的精神。
- 方图南冠以适君,乃有乘隙抵巇者,欲遂其私,横罹大难,几不得脱。
- 注释:我正打算戴上南方的帽子到您那里去,却有人想要利用时机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实现自己的私欲,却横遭大祸,几乎不能逃脱。
- 赏析:这里描绘了文天祥在政治斗争中的遭遇和牺牲精神。
- 嗟夫!予未得与左公同捐躯于此兮,抑何从而识之?
- 注释:唉!我没有能和左公一起在这里献身啊,又怎么能认识他呢?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奋斗的遗憾和感慨。
- 呜呼!予悲左公不以余为知己,而反以为仇,视其意指,殊可痛也!
- 注释:哎呀!我感到遗憾的是左公不把我当作知己,反而当作仇敌,看到他的意图指摘,实在是令人痛心啊!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朋友间误解和矛盾的深切同情。
- 昔者若士,志存经世,而不知所求之穷。
- 注释:过去那些有志之士,致力于治理国家,但却不知道他们追求的是什么。
- 赏析:这里批评了当时一些士大夫空谈理想而不务实事的风气。
- 余既至京口,舟楫不可通,关河不下食,而关先生以书促余,曰:“吾方与子分师出师,期于灭胡,岂谓子尚欲返哉?”
- 注释:我到京口后,船无法通行,粮食供应不上,而关先生写信催促我,说:“我正与你一道出兵讨伐敌人,希望消灭敌人,怎么你还想返回呢?”
- 赏析:描述了文天祥在困境中依然坚持信念和使命的坚强态度。
- 于是余决意北行,终不忍以吾祖考之冤弃之而不一雪,是以决然引决,蹈东海而死耳。
- 注释:于是我决定北上,最终不忍心让祖先的冤屈被抛弃而不一雪,因此坚决结束自己的生命,投身东海而死。
- 赏析:表达了文天祥为了维护正义和家族荣誉不惜牺牲生命的大义凛然。
- 呜呼!如公辈皆能如是,则胡虏何足平?
- 注释:哎!像您这样的人都能这样,那么敌人还有什么资格让我们平定呢?
- 赏析:强调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和领导作用。
- 嗟乎!此非余之所及也。
- 注释:唉!这可不是我能做到的。
- 赏析:反映了文天祥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的认识和无奈。
- 呜呼!人之云亡,悠悠我心。
- 注释:唉!人的死亡,令我心绪难平。
- 赏析:表达了文天祥面对亲人和朋友去世时的内心悲痛和哀思。
《指南录后序》不仅是一篇记录历史事件的文献,更是文天祥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展现了文天祥的英勇和忠诚,还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天祥那种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