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夜深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注释:
- 夜深:夜晚深沉,夜色渐浓。
- 虚堂人静不闻更:虚堂(空旷的大厅),人(我)静悄悄的,没有听到更鼓的声音(表示深夜)。
- 独坐书床对夜灯:一个人坐在书桌前,面对着夜间的小油灯。
- 门外不知春雪霁:不知道门外是否已经放晴了,春天的雪已经停止下了。
- 半峰残月一溪冰:半山腰有残留的月亮,一条小溪上覆盖着厚厚的冰。
译文:
深夜时分,我独自坐在宽敞的大厅里,面对着一盏油灯,四周一片安静,没有人声,也听不到更鼓的声音,仿佛进入了深深的梦乡。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已经从雪中走出来了,只是看到半山腰的月亮还在,而小溪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显得格外的冷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通过简洁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传达出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孤独。首句“夜深”点明了时间,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描述了诗人在自己的书房内,独自一人,面对夜晚的小油灯,周围非常安静,连更鼓的声音都听不到,这种寂静让诗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寞。最后两句“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则进一步描绘了外面的景象,诗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否已经进入了春天的雪后天气,只看到半山腰的月亮还在,而小溪上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这样的描述增加了画面的寒冷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冷漠。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