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乃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合,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釐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诗句】
待漏院记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译文】
待漏院记
天道不言语,但万物却得以顺利发展,国家事业成功的原因何在?四季的官员,五行的辅佐,宣扬了天地之气。圣人不说话,但百姓亲近,四方平安的原因何在?三公讨论国事,六卿各司其职,推行教化。因此知道君主安逸于上,臣子劳碌于下,这是效法天地的道理。
【注释】
- 天道不言:指自然界的运转无需人为的言语来描述。
- 四时之吏:一年四季中负责不同事务的官员。
- 五行之佐: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些自然元素分别担任辅助的作用。
- 宣其气:传达或宣扬天地之间的正气。
- 三公论道:古代中国的高级官职之一,指宰相等高级官员。
- 六卿分职:六卿是指六部尚书等官员,他们负责不同的行政工作。
- 张其教:推广教化,施行政策。
- 皇风清夷:皇帝的治理公正清明。
- 苍生富庶:普通百姓生活富裕。
- 总百官:统辖所有部门官员。
- 食万钱:掌管大量的财富。
- 幸:幸运,偶然。
【赏析】
《待漏院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旨在描述唐文宗太和年间宰相姚元崇设计的待漏院制度及其作用。文章通过对“待漏院”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清明与官员勤政的深刻理解与期望。文中通过对比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来说明统治者应当如何治国平天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于当时政治现状的看法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