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堂,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这首诗是苏轼对好友正之的赞美之作,通过描述自己与子固、正之两位贤人的关系,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向往。
诗句:
-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注释:在长江以南,有一位贤人名叫子固,他并非当今所谓的贤人,我仰慕他的品德而与他成为朋友。
- 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注释:在淮河以南,有一位贤人名叫正之,他也不是当今所谓的贤人,我仰慕他的品德而与他成为朋友。
-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
注释:这两位贤人,从未一起走过,也未一同交谈过,也未曾用言辞交流过。
- 其师若友,岂尽同哉?
注释: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完全相同吗?
- 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
注释:我考察了他们的言行举止,不相似的部分实在太少了!他们只是学习圣人罢了。
- 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
注释: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一定是学习圣人的人。
- 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注释:圣人的言行举止,怎么可能有两个呢?这是因为他们的相似性是自然而然的。
译文:
在长江以南,有一位贤人名叫子固,他并非当今所谓的贤人,我仰幕他的品德而与他成为朋友。在淮河以南,有一位贤人名叫正之,他也不是当今所谓的贤人,我仰慕他的品德而与他成为朋友。这两位贤人,从未一起走过,也未一同交谈过,也未曾用言辞交流过。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完全相同吗?我考察了他们的言行举止,不相似的部分实在太少了!他们只是学习圣人罢了。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一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举止,怎么可能有两个呢?这是因为他们的相似性是自然而然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两位贤人的仰慕和敬仰之情。他通过对两位贤人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学习圣人的追求和实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这两位贤人的信任和尊重,认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自然而真实的。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充满了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