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不自知其无以称职,而敢缘使事之所及,冒言天下之事,伏惟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

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此虽二帝、三王之用心,不过如此而已,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

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愚蠢无能,蒙受陛下恩典,被派往一路担任使节。现在我又被召还朝廷,有责任向陛下汇报工作。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但我仍想根据使事的范围,谈及天下的事情。请陛下详细考虑并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非常感谢。

我私下观察陛下有着恭顺、节俭的德性,聪明睿智的才智,夙兴夜寐,无一日懈怠。陛下对声色狗马等娱乐之事,没有一丝一毫的沉迷。陛下仁爱百姓,爱护万物,这些美德被天下人所认可。同时,陛下还能公正地选择天下人所希望辅佐的臣子,将任务托付给他们,不让谗邪和奸诈的小人也有机会接近您,这些都是像唐尧、虞舜、夏禹、商汤那样的明君所做的。因此您的家给人足,天下大治。但效果并不如愿,您在内却无法不担心国家的安全,在外却无法不害怕外国的威胁。天下之财力日渐困窘,风俗日渐衰败,四方有志之士常常担心天下长久不得安宁。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不知道法度的缘故啊!

现在朝廷法令严明,制度完备,无所不备,而我却认为朝廷没有法度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的法度大多不符合先王的政治。孟子说:“如果有仁心,又有仁闻,而恩泽却不能加于百姓,是因为执政的方法没有遵守先王的治国之道。”以孟子的说法来看,我认为现在的失误就在这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