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则通,通则无所不达;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故庖丁之解牛,郢人之运斤,师旷之听,离娄之视。大至于尧舜之仁,桀纣之恶;小至于掷豆起蝇,巾角拂棋,皆臻至理者何?妙而已。
后世之人,不惟学圣人之道,不到圣处。虽嬉戏之事,亦得依稀仿佛而遂止者多矣。夫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今年冬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卜所之。易安居士亦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第。乍释舟楫而见轩窗,意颇释然。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乎?于是乎博弈之事讲矣,且长行、叶子、博塞、弹棋,是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睹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奕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戏。
打马图经序
慧则通,通则无所不达;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故庖丁之解牛,郢人之运斤,师旷之听,离娄之视。大至于尧舜之仁,桀纣之恶;小至于掷豆起蝇,巾角拂棋,皆臻至理者何?妙而已。
译文
智慧则通达,通达则无所不及;精通则精湛,精湛则无所不妙。因此庖丁之解牛,郢人之运斤,师旷之听,离娄之视。大到尧舜的仁爱,桀纣的暴虐;小到丢掷豆子、起苍蝇,用巾角拂棋,都能达到真理的是什么?是精妙而已。
注释
- 慧则通:指有智慧的人能够理解各种道理。
- 通则无所不达:意思是如果通晓一切,就能够无所不知,无所不通。
- 专则精:专注才能使事物达到精细的程度。
- 庖丁之解牛:出自春秋时期名厨孙阳的故事,比喻技艺高超的人处理事情能得心应手。
- 郢人之运斤:出自《庄子·徐无鬼》,形容技艺高超的人运用工具非常得心应手。
- 师旷之听:出自《列仙传》,形容听力极佳,可以听到极远的声音。
- 离娄之视:出自《列子·汤问》,离娄是古代著名的眼科医生,他的视力非常好。
- 尧舜之仁:指的是古代圣明君王的仁爱。
- 桀纣之恶:指的是暴君桀和暴君纣的罪恶行径。
- 掷豆起蝇:比喻琐碎之事。
- 巾角拂棋:形容做事细致周到。
- 大小象戏: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类似于围棋或象棋。
- 奕棋:古代一种两人对抗的游戏,与围棋类似。
赏析
《打马图经序》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诗歌,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典故,表达了对智慧和专注的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诗中通过对古代智者如庖丁、师旷、离娄等的描述,强调了只有通过专注和深入的学习,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比尧舜的仁爱与桀纣的暴政,以及对琐碎事物的不屑一顾,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也是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