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南乡子 · 妙手写徽真》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词。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以及一些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诗句:
-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译文:
- 美丽的女子用笔轻轻描绘,画出了如水的双眸、如火的红唇。
- 她的目光似乎在窥探昔日的宋玉,只是从东边的邻居那里只能看到她的半面。
- 过去的事情已经变得苦涩辛酸,谁能记得那些年轻时代的美丽和忧愁呢?
- 人们总说有些地方让人感到遗憾,即使没有情感的人也会被触动。
关键词注释:
- 妙手:指女子的手艺高超。
- 徽真:指的是女子的容貌美丽如画。
- 水剪双眸:形容女子的眼睛清澈明亮。
- 点绛唇:古代女子化妆的一种方法,用红色点染嘴唇。
- 宋玉: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辞赋家,以才华横溢著称。
- 东邻:这里指女子邻居家的男子,暗示女子对邻居家的男子有所倾慕。
- 翠黛颦:指女子脸上的妆容,绿色的眉毛和红色的嘴唇,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堪恨处:指令人遗憾或伤心的地方。
- 无情:指不感情用事或冷漠的人。
赏析:
这首词是苏东坡在一次宴会上所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的美好形象。词中的“妙手写徽真”表达了女子的容颜之美如同精心绘制的图画;“水剪双眸点绛唇”则形容了她的眼眉如同流水般柔美,嘴唇鲜艳如朱砂。通过这些描述,词人不仅赞美了女子的外貌,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对女子过往经历的回忆和感慨。“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感伤,同时也暗示了女子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和青春岁月。这里的“翠黛颦”不仅是对女子美貌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代表了女子年轻时的忧郁与期待。
最后两句“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尽管人们常常批评女子的某些行为,但词人认为即使是那些被认为令人遗憾的地方,也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感动。这种观点体现了词人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即生活中的美好总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追求的。
这首词通过对女子外貌和过去的描写,以及对人们评价的反思,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理解和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