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诗句:
教战守策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译文:
我尝试论述一下:世间的局势,就好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那些高贵的人们为了保养自己的身体,难道不是非常周到吗?但是他们在平时的时候却常常感到疾病缠身。而那些农民和小老百姓们,他们整年辛勤劳动,却从来没有生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风雨、霜露、寒暑的变化,这些都是疾病的原因。农民和小老百姓们在炎热的夏天努力工作,而在寒冷的冬天却暴露在外,他们的身体受到了风霜的侵袭,皮肤接触到了雨水和冷气,即使只是轻微的霜露和轻风吹拂,也足以使寒暑侵入身体。现在那些尊贵的人,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外出时乘坐车舆,刮风的时候就穿上厚衣,下雨的时候就用车盖遮挡。所有用来预防疾病的器具,都应有尽有。过于担心和过分保护,反而使得他们不能承受生活中的一点小困难。因此善于保养自己的人,能够使他们既能够安逸又能够劳累;通过行动和活动来适应寒暑的变化;然后他们才能强健有力,能够在各种危险的环境中生存而不受伤。百姓们也是这样。如今和平安定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人们变得骄傲懒惰,脆弱得像妇女孩子一样,从来不会到户外去。讨论战斗的事情时,就会缩着脖子发抖;听到“盗贼”这个词时,就会捂住耳朵不敢听。士大夫们也没有谈论战争,认为发动战争是骚扰百姓的事情,慢慢地这种风气就不能维持了。这不也是因为过于担心和过分保护,导致无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吗?
关键词注释:
- 天下之势:天下的局势、形势。
- 譬如一身:好比一个人的身体。
- 王公贵人:指地位高贵的人。
- 养其身:保养身体。
- 平居:平常的时候。
- 骄惰脆弱:骄傲懒惰,体质脆弱。
- 妇人孺子:妇女和小孩。
- 闺门:女子的家门,这里指家中。
- 论战斗之事:谈论战斗的事情。
- 寒暑之变:气候变化。
- 轻霜露:形容天气凉爽。
- 风则袭裘:刮风的时候穿上厚衣。
- 御盖:用车子遮盖。
- 士大夫:古代官僚知识分子的泛称。
- 生事:引起事情或麻烦。
- 扰民:扰乱民众。
- 渐不可长:逐渐不能长久。
- 善养身者:善于保养自己。
- 逸而能劳:既能够安逸也能够劳累。
- 四体狃于寒暑之变:四肢习惯适应寒暑的变化。
- 刚健强力:强健有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身份人群的生活状态进行比较,揭示了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往往会忽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作者以自然现象为喻,指出了人们在生活中过度依赖保护和安逸,忽视了对自然的适应和锻炼,从而导致身体变得脆弱不堪。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过度保护和过度依赖的现象,要学会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