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教战守策
探讨国家军事防御和人民生活安全

  1. 国家管理中潜在危险
  • 国家安定与潜在危机
  • 曾导致唐朝安史之乱教训
  • 先王知军备重要性与利益
  1. 人民生活方式
  • 当前生民知安而不知危心态
  • 能逸而不能劳对国家危害
  • 民众安逸与战争威胁对比
  1. 军事准备必要性
  • 居安思危思想论述
  • 教民习武应对潜在威胁
  • 操练武艺提高战斗力
  1. 防范敌人入侵
  • 重视武勇提倡讲习兵法
  • 针对可能战争制定措施
  • 打击骄兵悍将维护社会稳定
  1. 国家政策调整
  • 王安石变法背景下进献策略
  • 朝廷接受《教战守策》背景
  • 苏轼政治立场影响策略内容
  1. 文章风格与表达
  • 自然流畅起波澜写作特点
  • 强说服力感染力语言特色
  • 通过百姓和王公贵人案例论述观点
  1. 社会意义与价值
  • 国家不能苟安不知危思想推广
  • 教育民众备战防人入侵理念
  • 强调有备无患社会安定重要性
  1. 历史影响与启示
  • 安史之乱历史教训总结
  • 宋代军事策略借鉴意义
  • 现代社会应对突发事件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