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释义与赏析

第一段:人性本善、习相近远

  • 关键词: 性本善, 习相近远, 苟不教(如果不教育)
  • 注释: 描述了人的天性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不同,导致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出现差异。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 赏析: 这一部分反映了儒家思想中“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指出人的本性是善良,但需要通过教育和环境的熏陶来实现其潜力。

第二段:教化之道、贵以专

  • 关键词: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 注释: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引用孟子的母亲选择环境来教育孟子的故事,说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 赏析: 此段突出了教育方式的选择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强调了教育环境对儿童性格和行为形成的重要性。

第三段:兄弟姐妹的榜样作用

  • 关键词: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 注释: 描述了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而选择良好的环境作为榜样,以及窦燕山通过教育五个儿子成名的故事。
  • 赏析: 这一部分展示了兄弟姐妹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榜样的力量。

第四段: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关键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 注释: 讨论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强调了及早教育的必要性和家长的责任。
  • 赏析: 这部分强调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第五段:学习的重要性和方式

  • 关键词: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 注释: 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即使未经雕琢的玉石也不能成为器物,同样地未经学习的人无法了解道义。
  • 赏析: 此段说明了学习和接受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性。

第六段: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

  • 关键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 注释: 描述了子女在年幼时应该与父母亲近,学习礼仪,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强调了家庭亲情和礼仪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 赏析: 这一部分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家庭亲情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第七段:社会规范与伦理道德

  • 关键词: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 注释: 提到了古代社会的三纲五常,即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应有的伦理道德。强调了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 赏析: 这部分介绍了儒家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第八段:自然界的规律与五行相生

  • 关键词: 曰春夏, 曰秋冬,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 注释: 描述了自然界四季的更替以及日、月、星的运行规律。提到了儒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概念,即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
  • 赏析: 这部分介绍了自然规律与人伦道德的关系,以及儒家文化中对自然和社会的哲学思考。

第九段:时间与方位的象征意义

  • 关键词: 曰南北, 曰西东, 曰水火, 木金土,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 注释: 描述了中国古代天文方位的概念,即“南、北”、“东、西”,以及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概念。解释了干支纪年系统,以及十二生肖的来源和象征意义。
  • 赏析: 这部分探讨了中国古代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及其在文化中的应用。

整体结构与主题分析

《三字经》是一部简洁明了、富含哲理的儿童启蒙教材。通过将丰富的历史典故、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旨在帮助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整体结构分为九个段落,每个段落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涵盖了从人生哲学、家庭伦理到自然规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儿童认知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其提供了成长过程中所需的道德指导和精神支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