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三字经》
- 黄道、赤道:指的是地球运行的轨道,黄道是太阳在天空中沿着的轨迹,赤道是地球自转轴穿过的平面。
- 温暖极:指地球表面温度分布均匀的地方。
- 我中华:指中国。
- 东北:古代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和“北”,这里指中国的东北部地区。
- 寒燠均:冷热适中,气候宜人。
- 霜露改:指四季变换,天气冷暖变化。
- 高原、大海:指中国地形地貌的特点,有广阔的高原和辽阔的大海。
- 江河、淮济:中国的主要河流和运河系统。
- 岱华、嵩恒衡:中国的五岳,分别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
- 士农、工商:四种社会阶层,分别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传统美德,不可违背。
- 草木、虫鱼、鸟兽: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昆虫等生物种类。
- 六谷:稻米、小麦、黍米、稷米、高粱、大豆,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
- 六畜:马、牛、羊、鸡、犬、豕,这些都是家畜,用于提供肉类、乳制品等食物。
-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类情感的基本类型。
- 五色:青、红、黄、白、黑,这是人类眼睛可以识别的颜色。
- 五味:酸、苦、甜、辣、咸,这是人们口中可以感受到的味道。
- 五臭:膻、焦、香、腥、朽,这是人们鼻子能够嗅到的气味。
- 匏土革:匏瓜(葫芦)、泥土、皮革、木头、石头、金属,这些材料是制作乐器的基本材料。
- 丝与竹:丝弦乐器和竹筒乐器,是中国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平上、去入:指汉语的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四种声音调子各有特点。
- 高曾祖:祖父、曾祖父,表示家族的世代传承。
- 父而身:父亲就是自己,强调了家庭观念和孝道。
- 子而孙:儿子就是孙子,表达了家族延续和子孙后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