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以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惫矣。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
-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这表明在所有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表现出勇气,那么这个人就会胜利。这里的“怯”指的是害怕、胆小,而“独勇”则是独自拥有勇气。这句话强调了勇气的重要性和在面对恐惧时的重要作用。
- 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
- “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这表明在所有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表现出智慧,那么这个人就会胜利。这里的“暗”指的是无知或不明事理,而“独智”则是独自拥有智慧。这句话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和在面对无知时的作用。
- 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
- “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当两个勇敢的人都相互遇到对方时,那个原本勇敢的人就无法依赖自己的勇气去赢得胜利。这里的“遇”可以理解为遭遇或相遇。这句话提醒我们,即使拥有勇气,也不能单凭自己的力量去战胜一切,还需要其他因素的帮助。
- 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
- “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当两个聪明人也彼此遭遇时,那个原本聪明的人也无法依赖自己的智慧去赢得胜利。这里的“夫惟”相当于“只有”、“仅仅”。这句话强调了智慧和勇气都不足以决定天下的胜负,因此世界上的种种困难会不断涌现,难以平息。
- 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 “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据说古代的英雄君主,他们遇到智勇双全的人时,不会显露出自己的智慧或勇敢,而是保持低调,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真正的智慧和勇敢。这里的“盖尝闻之”可以理解为“据说”或“据说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即真正的智慧和勇敢不是通过显露出来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三国论》通过对比刘备和刘邦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探讨了个人特质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诗中强调了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指出即使是英勇无畏的刘备也有其局限性,而刘邦则展现了更为全面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