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刘备的才能和性格。诗人通过对比孙、曹、刘三人,指出他们虽然都具备一定的才华,但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不足之处来实现成功。同时,诗人也批评了刘备的性格和用人的手法,认为他虽然有接近高祖的才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运用自如。最后,诗人指出刘备虽然拥有一些优势,但在关键时刻却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整首诗通过对三国人物的分析,揭示了领导者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具备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在决策过程中需要避免的弱点和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