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诗句解析
1 “初夏”:“初夏”指开始的夏天,通常指的是一年中的第5个月,即农历四月或五月,这时天气温暖但早晚较凉。
- “竹摇清影罩幽窗”:描述竹子在风中摇曳,其影子轻轻覆盖在窗户上,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 “两两时禽噪夕阳”:描写了两种鸟类(时禽),它们轮流鸣叫,声音交织在一起,与夕阳一起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 “谢却海棠飞尽絮”:这里的“谢却”意味着告别或者结束,“海棠”指的是红色的花朵,而“飞尽絮”则可能指的是花瓣或花丝随风飘散。
- “困人天气日初长”:虽然天空晴朗,但因为气温尚低,感觉上仍然有些寒冷和压抑,这反映了初夏气候的特点。
译文
初夏时分,竹叶随风轻摇,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前。成双成对的鸟儿轮流歌唱,伴随着落日在天边渐渐消散。告别了繁花满枝的海棠,它的花瓣与细丝纷纷飘落。尽管天气晴朗,但清晨仍觉微寒,似乎天气还未完全回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初夏早晨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传达了季节转换的气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竹摇清影”、“两两时禽”、“飞尽絮”以及“困人天气”,这些细腻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句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首句“竹摇清影罩幽窗”,以竹的摇曳和光影映照出室内的静谧,营造出一个静美和谐的氛围。随后“时禽噪夕阳”则展现了一天之始的活力,鸟语花香与日暮相伴,形成了一种生机与希望并存的意境。
诗中的“谢却海棠飞尽絮”一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流转无常的感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困人天气日初长”则透露出初夏虽已来临,但清晨依然带着些许寒意,这种描写增加了诗句的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初夏特有的凉爽和清新。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捕捉和深邃感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