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渐芳菲也,迟日满烟波。正好艳阳时节,争奈落花何。

醉来拟恣狂歌。断肠中、赢得愁多。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

【解析】

本诗是一首闺怨词作。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春光不能共享的遗憾之情。

“相思儿令”,即《更漏子》。《唐教坊记》云:“‘更漏子’者,本乐府横吹曲辞,一名《子夜歌》,乃伤别之词也。”《更漏子·春色渐芳菲》为词牌名。词牌格式: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仄(韵)。这首词的词牌是《更漏子》,格律要求如下:上片两仄韵,下片两平韵。第一、二句为上下片的第一句,第四句为下片的第二句,第八句为上片的第二句,第十句为上片的第三句。

“春色渐芳菲也,迟日满烟波”。春天的景色渐趋芬芳美丽,太阳迟迟地在天空中升起,阳光洒满了水面。这句写春天的美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迟日”指初升的太阳;“烟波”,指水波荡漾,烟霭迷蒙。两句从视觉角度描写,写出了初春的景象。

“正好艳阳时节,争奈落花何”。正当艳阳高照、百花盛开的时候,可惜的是花瓣纷纷飘落。这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美景与凋零的花朵之间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色的惋惜之情。“争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醉来拟恣狂歌,断肠中、赢得愁多”。喝醉酒后打算纵情高歌一曲,但内心却极度悲伤,因此愁绪缠身,无法排遣。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饮酒之后的心情,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恣”,放纵。“断肠”,指悲痛至极。

“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与其这样痛苦悲伤地度过余生,不如回到娘家的窗户旁,有亲人陪伴,可以重新绘制双眉,让心情愉悦起来。这句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傍”,靠近。“双蛾”,“双眉”的意思。这里用一“重”字点明要给双眉画像。整首词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

译文:

春天的景色渐渐变得芬芳美丽,太阳缓缓升起,洒满了整个湖面。正当阳光灿烂、百花盛开的时候,可惜的是花瓣纷纷飘落。喝醉酒后打算纵情高歌一曲,但内心却极度悲伤,因此愁绪缠身,无法排遣。不如回到娘家的窗户旁,有亲人陪伴,可以重新绘制双眉,让心情愉悦起来。

赏析:

此词以“春色渐芳菲也”起,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明媚而美丽的画面,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颂之情。“迟日满烟波”,通过对日出时分阳光洒满湖面的画面描绘,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然而,美好的春天总是短暂的,“正好艳阳时节,争奈落花何”,这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春天虽然美丽,但终将逝去,花瓣纷纷飘落,让人感到惋惜和失落。

作者以“醉来拟恣狂歌”一句过渡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里,作者通过饮酒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试图通过放纵的方式来忘记烦恼和忧愁。然而,这种看似能够让人放松的方式,反而让作者更加痛苦和绝望。“断肠中、赢得愁多”,这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结尾处,作者用“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来表达自己的心愿。这里的“傍”字表明了对亲情的渴望和依赖。在亲人的陪伴下,可以重新绘制双眉,让心情愉悦起来。这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失去亲人后的无奈和痛苦的一种补偿和解脱。

全词通过对比和反问,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深沉而真挚的词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