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岁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刬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

千载襟期。高情想像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目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

新荷叶 · 再题傅岩叟悠然阁

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岁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刬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

注释:在南山种植豆子,最终只剩下一顷豆地,这是豆子和豆萁的关系。到了年老的时候,陶渊明也会吟诵着草盛了而苗稀疏的诗句。风流潇洒地铲除地面的痕迹,向着尊前采摘菊花并作诗。悠然自得地发现,这山正好环绕在东边的篱笆旁。

千载襟期。高情想像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目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

注释:千年之后依然保持着胸怀大志,高远的情感和想象当年的意境。小阁横空而出,早晨的阳光照在身上,翠绿的草木仿佛要扑到人身上。这里面充满了真实的趣味,我询问着自己是否能够随心所欲地欣赏四周的风景。无心出岫,就像一朵孤独的白云一样飘荡在空中。

赏析:诗人以“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开篇,描绘出了一种自然景象。这里的豆子和豆萁相互依存,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接着诗人通过“岁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诗人以“风流刬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描绘出了一幅优雅的画面。这里的风流指的是诗人的潇洒自在,向尊前采菊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同时,诗人也在此处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人以“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结束了上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这里的悠然是指诗人内心的宁静和从容,东篱则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下片开头,诗人以“千载襟期”开篇,回顾了自己的历史和抱负。这里的襟期指的是诗人的胸怀和志向,千载则是历史的长河中,诗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随后,诗人以“高情想像当时”结尾,表达了对历史和过去的深深眷恋和思考。这里的高情指的是诗人的情感深沉而高尚,想像当时则是指诗人对过去的历史和人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诗人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收尾,表达了自己的超脱和洒脱。这里的无心出岫指的是诗人的豁达和超然,而白云一片孤飞则是指诗人的孤独和自由。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