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暨皇帝,粉饰朴质,称量纤钜,鍠鍠奏庙之金玉,璨璨夹楹之簠簋。训典严密,财本丰阜,刑罚纠□,布施优裕。田有愿耕之农,市有愿藏之贾,草窃还业而敛迹,大道四通而不□。车续马连,千百为群,肩舆捆载,前却而后跙。搏壤歌咢者,万井未闻欭嚘而告;愈虽立壝为界,其谁敢□膊以批捭?况此汴都者乎?抑又有天下之壮客,未尝睹其奥也。且宋之初营是都也,上睇天时,下度地制,中应人欲,测以圣智,建以皇极,基以贤杰,限以法士,坦以大师,屏以大邦,扞以公侯,城以宗子。以义为路,以礼为门,键钥以柄,开阖以权,扫除以政,周裹以恩,乃立室家,以安吾君。有庭其桓,社稷臣也;有梴其桷,众材□也;有闱孔张,通厥明也;有牖孔阳,达厥聪也。其槛如衡,前有凭也;其壁如削,后有据也;其陛则崇,止陵践也;其极则隆,帝居中也。邑都既周,宫室既成,于是上意自足,乃驾六龙,乘德舆,光警跸,由黄道,驰骋乎书林,下观乎学海。百姓欣跃,莫不从属车之尘而前迈,妙技皆作,见者胆碎。乃使力士提挈乎阴阳,搏捖乎刚柔,应乎成器,方圆微硕,或粉或由,随意所裁。上方咀嚼乎道味,斟酌乎圣泽,而意犹未快。又欲浮槎,而上穷日月之盈昃,寻天潢之流派,操执北斗之柄,按行二十八星之次,夺雷公之枹,收风伯之韝。一瞬之间,而甘泽□霈,囚孛彗于幽狱,敷景云而黯霭,统摄阴机,与帝唯诺而无阂。如此淫乐者,十有七年,疲而不止,谏而不改。吾不知天王之用心,但闻夫童子之歌曰:‘孰为我已,孰厘我载,茫茫九有,莫知其界。’”
汴都赋
爰暨皇帝,粉饰朴质,称量纤钜,鍠鍠奏庙之金玉,璨璨夹楹之簠簋。训典严密,财本丰阜,刑罚纠□,布施优裕。田有愿耕之农,市有愿藏之贾,草窃还业而敛迹,大道四通而不□。车续马连,千百为群,肩舆捆载,前却而后跙。搏壤歌咢者,万井未闻欭嚘而告;愈虽立壝为界,其谁敢□膊以批捭?况此汴都者乎?抑又有天下之壮客,未尝睹其奥也。
【译文】
皇帝粉饰朴实无华的外表,用华丽的装饰和精致的器物来彰显他的富有。他训练严谨,国库充实,施行严明的刑罚和慷慨的赏赐。农民愿意耕种土地,商人愿意储存商品,小偷愿意恢复他们的工作并收敛行踪。大道畅通无阻而没有阻碍。车辆连绵不绝,马匹成群结队,人们肩扛背驮,前进后退都有人帮忙。唱歌的人在田间劳作,他们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地方;即使是那些被立为界限的守卫们,又谁能像皇帝那样随意地挥舞拳头进行辩论呢?更何况是这个汴都呢?还有天下的壮士,他们从未见过汴都的宏伟壮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汴京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奢侈生活的批评和讽刺。诗中通过对皇宫、官署、市场等地的描述,展现了汴京的繁荣和富裕。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表面的繁华之上,而是深入挖掘,揭示了皇帝奢侈生活背后的虚伪和贪婪。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述了汴京的自然风光和社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汴京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色并不能掩盖皇帝奢侈生活的本质。诗人通过对比,将皇帝的奢华生活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照,使得皇帝的奢侈显得更加突出和讽刺。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皇帝个人品质的揭露。诗人通过描写皇帝的言行举止,揭示了他的虚伪和贪婪。皇帝虽然外表华丽,内心却空虚而自私,他的行为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地位,而非真正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批判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愤慨,也反映了他对公正和道德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汴京的自然风光和社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皇帝个人品质的揭露,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