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众说之纠纷,忽冰溃而川流。
曰吾与子二人,取已多其罢休。
已矣乎,斯人不朽惟知时,时不我知谁为留?
岁云往矣今何之?天地不吾欺,形影尚可期。
相冬廪之亿秭,知春垄之耘耔。
视白首之章韍,信稚子之书诗。
若妍丑之已然,岂复临镜而自疑。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体诗,由苏轼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 散众说之纠纷(众说纷纭), 忽冰溃而川流(忽然像冰一样破裂并流向大海)。
- “散”在这里指各种观点或说法的杂乱无章。
- “纠纷”表示混乱,不明确。
- “冰溃”比喻事情突然变得明朗或清晰。
- “川流”比喻事情如江河一般流动、顺畅。
- 曰吾与子二人,取已多其罢休(我和你两个人,已经取得很多,不需要再放弃)。
- “曰”是引述他人话语的词汇。
- “吾与子”是对苏轼自己的描述,表示他和苏辙两人。
- “二人”表示他们两个是朋友或者伙伴。
- “取已多”表示他们已经得到了很多。
- “其罢休”表示不需要再放弃。
- 已矣乎,斯人不朽惟知时(算了吧,这个人是不朽的,只有知道时机的人才能理解他)。
- “已矣乎”是一个感叹词,用来表达无奈或结束之意。
- “斯人”是指特定的人,这里指苏轼。
- “不朽”表示永恒存在。
- “惟知时”指的是只有那些懂得时机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苏轼。
- 时不我知谁为留(时光不与我同在,谁会留下?)。
- “时不我知”表示时间不会停留等任何人。
- “谁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谁会留下。
- “为”是动词,有留下的含义。
- 岁云往矣今何之?天地不吾欺,形影尚可期。(岁月流转,如今何处去?天地并不欺骗我们,我们的身影依然可以期待。)。
- “岁云往矣”表示时间的流逝。
- “今何之”询问现在在哪里。
- “天地不吾欺”表示天地没有欺骗。
- “形影尚可期”表示我们的形象和影子仍然可以期待。
- 相冬廪之亿秭,知春垄之耘耔(想象冬天储藏谷物的仓库,春天播种田地的沃土)。
- “相”表示思考或想象。
- “冬廪之亿秭”指的是冬天储存谷物的仓库。
- “亿秭”是古代对粮食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
- “知春垄之耘耔”表示了解春天耕种田地的沃土。
- 视白首之章韍,信稚子之书诗(看着头发变白的老人,相信孩子写的诗)。
- “章韍”是白发的意思。
- “稚子之书诗”表示孩子写的诗。
- 若妍丑之已然,岂复临镜而自疑(如果天生的美丑已经确定下来,又何必再对着镜子感到疑惑)。
- “若妍丑之已然”表示天生的美丑已经确定。
- “岂复临镜而自疑”表示为什么还要对着镜子感到疑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