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己,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司马微《坐忘论》云:“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天下之要言,当官处事之大法,用力简而见功多,无如此言者。人能思之,岂复有悔吝耶?
事君如事亲,事官长如兄长,与同僚如家人,待群吏如奴仆,爱百姓如妻子,处官事如家事,然后为能尽吾之心。如有毫末不至,皆吾心有所未至也。故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岂有二理哉!
诗句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己,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司马微《坐忘论》云:“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天下之要言,当官处事之大法,用力简而见功多,无如此言者。人能思之,岂复有悔吝耶?
译文
担任官职的基本法则只有三条:清廉、谨慎、勤奋。了解这三点,就可以保住自己的职位,避免羞辱,获得上级的赏识,得到下级的支持。然而世上做官的人,面对金钱和权力的事情却不能自我控制,常常认为自己不必失败,持有不必失败的想法,那么就会无所不为。但是事情经常发展到失败而不能自己控制,所以开始做事时就要有戒备之心,不可以不加以注意。如果利用职权和智慧,采取各种方法补救,侥幸逃脱了灾难,那么损失已经很多了,不如一开始就不做来得更好。司马微在《坐忘论》中提到:“与其巧于处理细节的末端,不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小心谨慎。”这是天下最重要的言论,是当官和处理事务的根本法则,付出的努力少却能见到很多的成效,没有像这句话这样的说法了。人们如果能思考到这一点,还有什么后悔和遗憾呢?
注释
-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 指官员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仅有三条。
- 曰清、曰慎、曰勤: 指清廉、谨慎和勤奋是官员应该遵循的三个基本准则。
- 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 知道这三个准则,就可以保证职位的安全。
- 可以远耻辱: 可以避免遭受耻辱。
- 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可以获得上级的认可和下级的支持。
- 然世之仕者: 然而世俗之中的官员们。
- 临财当事不能自克: 面对金钱或权力时不能自我控制。
- 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 抱有不必失败的想法,就会无所顾忌地行事。
- 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己: 事情往往发展到失败而不能自我纠正的程度。
- 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 因此开始做事时就要有戒备之心,不可以不加以注意。
- 借使役,用权智: 通过使用权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
- 百端补治,幸而得免: 采取各种手段补救。
- 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 尽管补救了很多损失,但比起一开始就不做要好得多。
- 司马微《坐忘论》云: 引用司马微的《坐忘论》。
- 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 与其在事情的结尾处精巧操作(比如巧妙处理问题),不如在事情开始时就小心谨慎(如谨慎行事)。
- 此天下之要言,当官处事之大法: 这是天下最重要的言论,也是官场上处理事务的根本法则。
- 用力简而见功多: 付出的努力很少却取得了很多成效。
- 人能思之,岂复有悔吝耶?: 如果有人能够思考并记住这些道理,那还会有遗憾和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