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何也?言凡正人之道,既富之然后善。虽然,徒富之亦不能善也,必先治其家,使人有好于汝家,然后人从汝而善也。汝弗能使有好于汝家,则人无所视效,而放僻邪侈亦无不为也。盖人君能自治,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人为之用;人为之用,然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为政于天下者,在乎富之、善之,而善之,必自吾家人始。所谓自治者,“惟皇作极”是也;所谓治人者,“弗协于极,弗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无虐茕独,而畏高明”是也;所谓人为之用者,“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是也;所谓为政于天下者,“凡厥正人”是也。既曰能治人,则人固已善矣,又曰富之然后善,何也?所谓治人者,教化以善之也;所谓富之然后善者,政以善之也。徒教化不能使人善,故继之曰“凡厥正人,既富方谷”;徒政亦不能使人善,故卒之曰“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也。“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何也?既言治家不善不足以正人也,又言用人不善不足以正身,言崇长不好德之人而锡之福,亦用咎作汝而已矣。

诗句:    
```“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    

译文:

你不能使你的好在家里,那时的人都将视你为榜样。    

注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能使家里充满好的风气,那时的人们将效仿你家的行为,从而导致他们自身也会做出不良的行为,这就是你作为榜样的责任。    

赏析:

此句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家庭与社会道德的关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中的道德风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道德水平。因此,领导者或管理者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廉洁奉公,也要在家庭中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这种观念强调了个人行为的示范作用,认为个人的行为不仅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