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何也?言苟曰好德,则虽茕独,必进宠之而不虐;苟曰不好德,则虽高明,必罪废之而不畏也。盖茕独也者,众之所违而虐之者也;高明也者,众之所比而畏之者也。人君蔽于众,而不知自用其福威,则不期虐茕独,而茕独实见虐矣,不期畏高明,而高明实见畏矣。茕独见虐而莫劝其作德,则为善者不长;高明见畏而莫惩其作伪,则为恶者不消。善不长,恶不消,人人离德作伪,则大乱之道也。然则虐茕独而宽朋党之多,畏高明而忽卑晦之贱,最人君之大戒也。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何也?言有能者,使在职而羞其材,有为者,使在位而羞其德,则邦昌也。人君孰不欲有能者羞其材,有为者羞其德,然旷千数百年而未有一人致此,盖聪不明而无以通天下之志,诚不至而无以通天下之德,则智以难知,而为愚者所诎,贤以寡助,而为不肖者所困,虽欲羞其行,不可得也。通天下之志在穷理,同天下之德在尽性。穷理矣,故知所谓咎而弗受,知所谓德而锡之福;尽性矣,故能不虐茕独以为仁,不畏高明以为义。如是,则愚者可诱而为智也,虽不可诱而为智,必不使之诎智者矣;不肖者可革而为贤也,虽不可革而为贤,必不使之困贤者矣。夫然后有能、有为者得羞其行,而邦赖之以昌也。
诗句:惟十有三祀,王访访于箕子。
译文:
“洪”的意思是“大”,“范”即法”。 “洪”意为大、宽宏。“范”是法则,“洪范”就是统治的大法,相传是周灭殷以后的第二年箕子向周武王提出的治国之策。
注释:
“惟十有三祀”,意思是周武王在位的时间已经达到33年。”王访访于箕子”,意思是周武王访问了箕子。箕子可能是一位古代的智者,他给周武王提出了一些治国的建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帝王治理国家方式的理解和思考。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治理规则和制度。而这套规则和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像箕子这样的智者来帮助实现。
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反思和警惕。作者认为,君主应该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国民,而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的治理才能真正有效。
这首诗通过对“洪范传”的解读,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智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思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