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师鲁娶张氏,某县君固。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余资,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平生故人无远迩皆往赙之,然后妻子得以其柩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次。
尹师鲁墓志铭
译文:
尹师鲁在天下太平无事时,独爱讨论兵事,并撰写了《叙燕》、《息戍》等两篇文章流传于世。自从西面的军队兴起,已经过去了五六年,他从未离开过战场,因此他的论述越发精微,而对于西部的军事更是熟悉详明。他对兵法制度的见解、战守胜败的关键,都涉及到当今的利弊。他又打算训练土兵代替戍卒,以减少边防费用,作为防御边患长久之计,但这些都没有实施。然而元昊臣服之后,西部军队解除了戒备,尹师鲁也离开了朝廷而获罪了。那么,天下人称颂尹师鲁的,对他的才华和能力,也未必完全了解。
注释:
- 尹师鲁: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政治家。
- 渭州:位于今陕西省中部的一个城市。
- 公使钱:指官府给下属的钱财。
- 均州酒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的酒税。
- 某县君固:某为姓氏,张氏是其妻子的名字,固可能是她的娘家姓。
- 字子渐:尹师鲁的哥哥,字子渐。源:尹师鲁的哥哥尹源。
- 三贬官:尹师鲁因政治原因三次被贬职。
赏析:
此诗主要讲述了尹师鲁的人生事迹及其影响。诗中描绘了尹师鲁在军事上的才能,以及他在处理政务中的正直与坚持。同时,也体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家庭的深深情感,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士大夫应有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