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晋纸式也,可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复不可,只如此者乃佳耳。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飒,气血非昔。大儿三十岁,治家能干,且慰目前。书画自怡外,无所慕。芾顿首。二曾常见之,甚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米芾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晋纸帖”指的是用晋代的纸张制成的书信,这种纸张质地优良,书写起来流畅自如。米芾对此表示赞赏,称其为佳品。然而,他对于用越竹和陶竹制成的纸张却不以为然,认为它们不如晋纸。
米芾描述了自己家中的情况:他的大儿子已经三十岁了,能够很好地经营家务,这让他觉得欣慰。而他却因为年纪大了,失去了一个儿子。这种孤独和寂寞使他感到身心疲惫,情绪低落。
米芾表达了对自己大儿子的赞美之情,认为他是一个能干的人,能够在家庭中承担起责任,给家人带来安慰。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因为年龄的原因,他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四处奔走,结交朋友。
这首诗通过对晋纸的描写,反映了米芾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家人的深情厚谊。他既珍视物质的舒适和品质,又注重精神的充实和情感的交流。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