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

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

《戚夫人歌》是一首反映汉朝末期宫廷政治斗争的诗歌,出自汉高祖刘邦宠妾戚夫人之手。此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戚夫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儿子的思念。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百子池头一曲春:在百子池边,春天的气息格外清新。这里的“百子池”很可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代表着戚夫人的生活背景和情感寄托。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希望。

  2. 君恩和泪落埃尘:尽管陛下(指刘邦)有恩情,我也只能含泪将泪水洒落在尘埃中。这里的“君恩”指的是刘邦的恩情,而“和泪落埃尘”则表达了戚夫人对恩情的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她的无奈和悲伤,因为即使是感恩,也难以改变被囚禁的命运。

  3. 当时应恨秦皇帝:如果当时我还活着,我一定会怨恨秦始皇。这里引用秦始皇的故事,可能是在暗示自己的遭遇与秦始皇的暴政相似,表达了对不公正待遇的不满和愤怒。

  4. 不杀南山皓首人:即使杀了南山上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不能解我心中之恨。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戚夫人对不公和暴行的愤慨,以及她对生命价值的坚持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悲苦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历史不公现象的控诉。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女性在社会和政治斗争中的困境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