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论茶)】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

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

藏茶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炙茶

”`
茶录 - 上篇(论茶)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

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

藏茶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炙茶

  • 赏析
    《茶录》作为蔡襄的代表作之一,详细记录了关于茶的各种知识,其中对茶色的讨论体现了他对茶品质的严格要求。在《茶录》中,蔡襄强调了茶色的重要性,认为“茶色贵白”,并通过对比不同颜色(青黄紫黑)的茶饼,指出只有润泽的肉理才能达到最高标准,这反映了蔡襄对茶叶外观的精细观察和审美追求。此外,对于香料的使用,虽然蔡襄本人并不使用香料来增加茶的香气,但他反对在茶叶中加入任何外来的香料,以免破坏茶的本质。这一点体现了他对于茶本质的坚守和尊重。最后,蔡襄在《茶录》中还提到了茶的最佳保存方式——用薄竹箬叶密封后放入焙中,保持温度适中,以抵御潮湿。《茶录》通过这些详细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蔡襄深厚的茶学功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