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
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
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鉎,不入用。
茶罗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
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诗:茶录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译文:
茶叶通过烘焙加工,包裹在编织的竹子中,上面再盖一层箬叶,目的是为了隔绝空气防止茶叶受潮。烘焙完成后,放入一个容器中,保持温度稳定,以培养茶叶的颜色、味道和香气。
赏析:
此诗描述了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提到的“茶焙”,是指将茶叶用特制的竹筒包装,并在上面覆盖箬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茶叶吸湿和保持热度。接着的“茶笼”则是将未经过烘焙的茶叶密封包装,置于高处避免潮湿影响。对于需要更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的环节,如“砧椎”和“茶钤”,则使用了专门的设备来操作。而“茶碾”和“茶罗”分别用于研磨和筛选茶叶,最后通过“茶盏”进行冲泡体验最佳的茶汤。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古代茶叶加工的技术和方法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茶叶品质追求的严谨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制茶技艺的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