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威烈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三八六年)

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威烈王十七年(丙申,公元前三八五年)

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齐伐鲁。

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威烈王十九年(戊戌,公元前三八三年)

魏败赵师于兔台。

威烈王二十年(己亥,公元前三八二年)

日有食之,既。

威烈王二十一年(庚子,公元前三八一年)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零三年

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威烈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三八六年)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威烈王十七年(丙申,公元前三八五年)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齐伐鲁。 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威烈王十九年(戊戌,公元前三八三年)魏败赵师于兔台。 威烈王二十年(己亥,公元前三八二年)日有食之,既。 威烈王二十一年(庚子,公元前三八一年)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注释:

  • 着雍摄提格:古代天文术语,表示岁首。
  • 玄黓困敦:古代农历干支纪年法中,指结束的年份。
  • 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四零三年,是《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事件开始的时间。
  •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指的是魏斯、赵籍、韩虔被任命为诸侯国君主的事件。
  • 威烈王:战国时期的一位国君,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威烈王时期”。
  • 魏公子:魏斯的尊称,表示对魏斯的尊重。
  • 赵烈侯:赵国的君主,其名字中的“烈”表示英勇。
  • 文侯:韩国的君主,其名字中的“文”表示文化。
  • 威烈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三八六年):魏斯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
  • 赵公子朝:赵国的公子,后来成为叛乱的首领。
  • 威烈王十七年(丙申,公元前三八五年):秦国的庶长将献公从河西处改立。
  • 威烈王十八年(丁酉,公元前三八四年):齐军进攻鲁国。
  • 威烈王十九年(戊戌,公元前三八三年):魏国在兔台击败了赵军。
  • 威烈王二十年(己亥,公元前三八二年):出现了日食现象,这是一次自然现象。
  • 威烈王二十一年(庚子,公元前三八一年):楚悼王去世后,他的亲信发动了叛乱,攻击吴起并将其杀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