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慎靓王四年(庚戌,公元前三一一年)

蜀相杀蜀侯。

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馀里,不至十日而拒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张仪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国无二岁之食,见卒不过二十万。秦被甲百馀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而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塞成皋,则王之国分矣。鸿台之宫,桑林之宛,非王之有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而攻楚,以转祸而悦秦。计无便于此者。”韩王许之。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慎靓王四年(公元前三一一年),蜀相杀蜀侯。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郑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

译文:

韩宣惠王去世后,他的儿子襄王仓即位。

前慎靓王四年,蜀的丞相杀了蜀侯。

秦惠王派人告诉楚国的怀王,请求用武关之外的土地换取黔中之地。楚王说:“不愿意交换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并献上黔中之地。”张仪听说后,请求前往。楚王说:“楚国将领们愿意服从您,为什么要去呢?”张仪说:“秦国强大而楚国虚弱,大王在,楚国就不应该胆敢夺取我的臣下。况且我与他们的宠臣靳尚关系很好,靳尚侍奉宠姬郑袖,郑袖的话,大王一定不会不听的。”于是前往。

赏析:

这首诗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历史事件,记录了韩宣惠王去世和襄王仓即位的情况,以及秦国对楚国的威胁和张仪的外交行动。通过这段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了解到战国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各国之间的纷争。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外交策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