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王中三十二年(戊寅,公元前二八三年)
秦、赵会于穰。秦拔魏安城,兵至大梁而还。
齐淖齿之乱,湣王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佣。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常人,怜而常窃衣食之,因与私通。王孙贾从湣王,失王之处,其母曰:“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汝今事王,王走,汝不知其处,汝尚何归焉!”王孙贾乃入市中呼曰:“淖齿乱齐国,杀湣王。欲与我诛之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攻淖齿,杀之。于是齐亡臣相与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久之乃敢自言,遂立以为齐王,保莒城以拒燕,布告国中曰:“王已立在莒矣!”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与,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诗句:
- “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译文:
- 王孙贾的母亲说:“如果你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我会倚门等待你;如果你白天不回来夜晚也不回来,我会倚着里巷的墙等待。因为你现在侍奉大王,大王逃跑了你却不知道他的所在,你将去哪里呢?”
赏析:
- 这首诗中,母亲对儿子的关切和担忧被描绘得十分生动。她通过观察王孙贾每天的行为,表达了对他安危的关心,以及对自己无法找到他的恐惧和无助。这种母爱的体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突出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于亲情的重视和对家庭安全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