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王中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二八零年)
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
赧王中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二七九年)
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愿为好会于河外渑池。赵王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以绝秦望。”王许之。会于渑池。王与赵王饮,酒酣,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之。蔺相如复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内,臣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王不怿,为一击缶。罢酒,秦终不能有加于赵。赵人亦盛为之备,秦不敢动。赵王归国,以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素贱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之,不肯与会;每朝,常称病,不欲争列。出而望见,辄引车避匿。其舍人皆以为耻。相如曰:“子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门射罪,遂为刎颈之交。
资治通鉴·卷四·周纪四
赧王中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二八零年)
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
赧王中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二七九年)
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秦国的白起在这一年对赵国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军事打击。他在打败赵军后,不仅斩杀了两万敌军,还成功占领了光狼城。此外,秦国还利用这次胜利,通过司马错调派陇西的兵力,从蜀国出发,攻打楚国的黔中地区。最终,楚国被迫献出了汉北及上庸的领土。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愿为好会于河外渑池。赵王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以绝秦望。”王许之。会于渑池。王与赵王饮,酒酣,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之。蔺相如复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内,臣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王不怿,为一击缶。罢酒,秦终不能有加于赵。赵人亦盛为之备,秦不敢动。赵王归国,以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素贱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之,不肯与会;每朝,常称病,不欲争列。出而望见,辄引车避匿。其舍人皆以为耻。相如曰:“子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门射罪,遂为刎颈之交。
译文:
在这年的赧王时期(公元前280年),秦国的白起率领部队大败赵军,斩首两万多人,并成功夺取了光狼城。同时,他派遣军队进攻蜀国,攻下了位于楚国境内的黔中地区。楚国为了表示诚意,向赵国献上了汉北及上庸的土地。同年,秦国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渑池与赵国会面,然而赵王并未如期赴约。廉颇和蔺相如建议赵王暂时不去会盟,因为这样做可以显示出赵国的虚弱和胆怯。赵王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并最终没有去渑池参加与秦的会面。渑池之会结束后,秦国未能在赵国内部取得更大的优势。与此同时,赵王重新任命蔺相如为上卿,而廉颇的位置在蔺相如之后。廉颇感到羞耻,认为自己不如蔺相如受到秦王的重视。他甚至公开宣称见到蔺相如就会羞辱他,而蔺相如听闻此事后仍然拒绝参与任何会议,每次上朝时总是声称身体有病,不愿与廉颇争夺位置。当他外出时远远看到廉颇,就立即驾车躲避藏身。他的随从们都觉得十分羞愧。蔺相如告诉廉颇说,“你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如何?”廉颇回答说:“我为赵国征战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蔺相如却只是空有一张嘴,地位反而在我之前。我感到羞耻,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蔺相如听闻这番话后,坚决不肯与廉颇会面;每当朝廷有会议时,他总是声称有病,不愿意与廉颇竞争名次。当蔺相如外出时看到廉颇,立即驱车躲藏起来。他的随从们都认为廉颇的行为是可耻的。蔺相如说:“您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如何?”廉颇回答说:“我不如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能在秦王面前呵斥他,侮辱了他的文武大臣。虽然我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我唯独害怕的是您廉将军!考虑到这些,我认为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发动军事行动,仅仅是因为我们俩都在。现在两只老虎正在争斗,如果它们不能共存的话,那么我的考虑始终是为了国家的危急时刻,而不是个人的恩怨。”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脱掉上衣,露出肩头,到蔺相如家门前负荆请罪。从此二人成为了生死与共的挚友。
注释:
- 赧王中三十五年:指公元前280年,这是秦昭襄王第五年的统治时间(《资治通鉴》中的纪年系统为公元前XXXX年X年)。
- 光狼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一带,曾经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
-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 渑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古代诸侯会盟的地点之一。
- 渑池之会:指公元前276年,秦国与赵国在渑池举行的外交会议。
- 廉颇:赵国的著名将领,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 上卿:古代中国官位名称之一,相当于丞相或宰相。
- 刎颈之交:形容彼此之间关系极为亲密的朋友。
- 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后来被秦始皇统一称为秦王朝。
- 赵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分为多个朝代,包括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国等。
- 渑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古代诸侯会盟的地点之一。
-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 渑池之会:指公元前276年,秦国与赵国在渑池举行的外交会议。
- 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后来被秦始皇统一称为秦王朝。
- 赵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分为多个朝代,包括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国等。
- 渑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古代诸侯会盟的地点之一。
-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 渑池之会:指公元前276年,秦国与赵国在渑池举行的外交会议。
- 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后来被秦始皇统一称为秦王朝。
- 赵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分为多个朝代,包括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国等。
- 渑池:位于河南省三白峡市渑池县,是古代诸侯会盟的地点之一。
-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 渑池之会:指公元前276年,秦国与赵国在渑池举行的外交会议。
- 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后来被秦始皇统一成为秦王朝。
- 赵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分为多个朝代,包括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国等。
- 渑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古代诸侯会盟的地点之一。
-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 渑池之会:指公元前276年,秦国与赵同在渑池举行的外交会议。
- 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后来被秦始皇统一成为秦王朝。
- 赵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分为多个朝代,其中也包括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同。
- 渑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古代诸侯会盟的地点之一。
-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林和谋略家。
- 渑池之会:指公元前276年,秦国与赵同在渑池举行的外交会议。
- 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后来被秦始皇统一成为秦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