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甚众,进之,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妹欲进诸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无宠,乃求为春申君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而还。春申君问之,李园曰:“齐王使人求臣之妹,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聘入乎?”曰:“未也。”春申君遂纳之。既而有娠,李园使其妹说春申君曰:“楚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常保此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之兄弟,兄弟立,祸且及身矣。今妾有娠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王,王必幸之。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妹,谨舍而言诸楚王。王召入,幸之,遂生男,立为太子。
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甚众,进之,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妹欲进诸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无宠,乃求为春申君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而还。春申君问之,李园曰:“齐王使人求臣之妹,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聘入乎?”曰:“未也。”春申君遂纳之。既而有娠,李园使其妹说春申君曰:“楚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常保此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之兄弟,兄弟立,祸且及身矣。今妾有娠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王,王必幸之。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妹,谨舍而言诸楚王。王召入,幸之,遂生男,立为太子。
注释:
- 资治通鉴(全名《资治通鉴》或《资治通录》):中国古代史学著作,由北宋司马光主编,记录了从周朝到五代的历史。
- 卷六:指的是《资治通鉴》的第六卷内容。
- 秦纪一:指的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秦国的历史事件。
- 楚考烈王无子:楚考烈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没有子嗣。
- 春申君:指春申君黄歇,他是楚考烈王的儿子,后来担任楚国相国。
- 李园:赵国人,他通过妹妹接近春申君并企图将其献给楚考烈王。
- 春申君患之:春申君担心李园的妹妹怀孕后会对自己不利。
- 妇人宜子者甚众,进之,卒无子:春申君向多位妇人求子未果。
- 李园持其妹欲进诸楚王:李园利用自己妹妹的身份试图接近楚考烈王。
- 失期而还:李园因为饮酒而耽误了返回的时间。
- 齐王使人求臣之妹:齐国的使者要求李园带自己的妹妹来。
- 与其使者饮:李园的妹妹和齐国的使者一起饮酒。
- 失期:李园的妹妹在饮酒期间耽误了时间。
- 贵幸君:楚考烈王对春申君黄歇非常宠爱。
- 虽兄弟不如也:即使春申君的地位比兄长更高,但仍然不如楚王的宠信。
- 今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将来楚国的王位可能会传给其他兄弟。
- 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常保此宠乎:春申君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其他兄弟的威胁。
- 失礼于王之兄弟:春申君担心自己与其他兄弟的关系处理不好。
- 祸且及身矣:春申君担心如果其他兄弟上台,自己可能会面临危险。
- 妾有娠而人莫知:李园的妹妹怀孕后,其他人都不知道。
- 妾幸君未久:妹妹对春申君的宠爱时间短。
- 诚以君之重,进妾于王:李园希望通过春申君向楚王推荐自己的妹妹。
- 王必幸之:楚王对李园的妹妹很感兴趣。
- 赖天而有男:李园的妹妹最终怀孕生下儿子。
- 则为君之子也:李园的妹妹生下的孩子是春申君的儿子。
- 楚国尽可得:如果李园的妹妹生的孩子是国君的儿子,那么楚国就完全属于春申君了。
- 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李园询问春申君,是否值得冒着生命危险保住当前的地位。
赏析:
本诗通过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李园利用妹妹接近楚王,试图篡夺王位,展现了权力斗争中的权谋和诡计。同时,春申君的机智与果断,以及他对待妻子的态度,也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贞与智慧。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反映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同时也揭示了权力与欲望对人性的腐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