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卑辞厚礼而请见之。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何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许之。于是舍荆卿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及王剪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荆轲曰:“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也!”荆轲乃私见樊于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于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于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太子闻之,奔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以函盛其首。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
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
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卑辞厚礼而请见之。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何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许之。于是舍荆卿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及王剪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荆轲曰:“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也!”荆轲乃私见樊于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于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于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太子闻之,奔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以函盛其首。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译文:
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
秦国的太子听说卫国的荆轲很有才能,就用非常谦卑的言辞和好言好语请荆轲进宫见面。对荆轲说:“现在秦国已经俘虏了韩国的国王,又向南攻打楚国,北面威胁赵国。赵国无法抵抗秦国的进攻,那么秦国的祸患必然会降临到燕国身上。燕国是小国又弱小,多次受到战争的困扰,怎么能够抵挡住秦国的攻击呢?各国都服从秦国,我私下认为如果能得到天下勇士中的杰出人物到秦国去,挟持秦王,让他返还侵占的各国领土,就像当年曹沫拿着齐国的宝剑跟齐桓公一样,那才是最好的事情;如果不能,那么就趁机杀掉他,这样一来秦国的主要将领在外国领兵而国内又有动乱,这样秦国君臣之间就会出现疑虑,给诸侯联合起来的机会,秦国被攻破是必然的。只有荆卿能够考虑这些。”荆轲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荆轲把荆卿安排在最尊贵的馆舍里,太子天天到门口去拜访荆轲,供给荆轲吃穿用度,没有不尽心竭力的。等王剪灭了赵国以后,太子听说这个消息害怕了,想派遣荆轲出发。荆轲说:“现在如果我现在出发而秦国又不讲信用,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再信任秦国了。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一定很高兴接见我,我左手握住他的袖子,右手砍中他的胸膛,这样樊将军的仇恨就报了,而燕国被秦国侵犯的耻辱也就消失了!”樊于期流着眼泪说:“这个主意是我日夜都在切齿发愁啊!”于是就自杀了。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快跑去哭泣,但是已经没有办法了,于是就把樊于期的首级装入箱子中保存下来。太子还到处寻找天下锋利的匕首,让工匠把匕首放在毒药里面淬过,用来试验人的勇气,人的鲜血浸湿了线,没有人能不死在匕首之下。于是太子准备派荆轲出发,派燕国的勇士秦舞阳作副手随荆轲一起前往秦国。
注释:
-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二五五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河东守王稽因为与诸侯通信被秦国处决。
- 秦王政亲自驾临邯郸,把过去与他母家有仇怨的人全部杀了。然后回驾经过太原、上郡回到咸阳。
- 太后薨:秦国太后赵姬去世。
- 秦王政的母亲赵姬:这是秦始皇的母亲。
- 秦王政的母亲赵姬:这是秦始皇的母亲。
- 秦王政的母亲赵姬:这是秦始皇的母亲。
- 秦王政的母亲赵姬:这是秦始皇的母亲。
- 秦国的太子听说卫国的荆轲很有才能,就用非常谦卑的言辞和好言好语请荆轲进宫见面。(起柔兆敦牂)
- 太子说:“现在秦国已经俘虏了韩国的国王,又向南攻打楚国,北面威胁赵国。赵国无法抵抗秦国的进攻,那么秦国的祸患必然会降临到燕国身上。燕国是小国又弱小,多次受到战争的困扰,怎么能够抵挡住秦国的攻击呢?各国都服从秦国,我私下认为如果能得到天下勇士中的杰出人物到秦国去,挟持秦王,让他返还侵占的各国领土,就像当年曹沫拿着齐国的宝剑跟齐桓公一样,那才是最好的事情;如果不能,那么就趁机杀掉他,这样一来秦国的主要将领在外国领兵而国内又有动乱,这样秦国君臣之间就会出现疑虑,给诸侯联合起来的机会,秦国被攻破是必然的。”荆轲同意了。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记录了从战国结束到唐朝建立这段历史时期内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本篇选段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政治决策。文章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了太子、王翦、荆轲等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他们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此外,文章还通过荆轲的个人经历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憎恨。整体结构紧凑,情节连贯,语言流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历史风貌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