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王贲攻代,虏代王嘉。
王剪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
五月,天下大酺。
初,齐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以故齐王建立四十馀年不受兵。及君王后且死,戒王建曰:“群臣之可用者某。”王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王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忘矣。”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宾客入秦,秦又多与金。客皆为反间,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王贲攻代,虏代王嘉。
王翦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
五月,天下大酺。
初,齐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故齐王建立四十馀年不受兵。及君王后且死,戒王建曰:“群臣之可用者某。”王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王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忘矣。”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宾客入秦,秦又多与金。客皆为反间,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到战国结束(公元前403年)的历史事件。在《秦纪二》中,记载了秦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提到了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这段历史不仅充满了惊心动魄的英雄气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人物命运的复杂性。
荆轲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经典的英雄悲剧。他的行动虽然出于个人复仇的动机,但最终却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和国家的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叙述,不仅仅是对一个英雄人物的悲情描绘,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一事件的叙述来警示后人:在政治斗争中必须遵循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否则即使是英勇的行为也难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秦纪二》中的其他部分还涉及到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活动,比如王贲攻克代国、王翦平定荆江以南地区、五月天下大酺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叙述不仅增加了史书的信息量,也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古代中国历史背景的重要途径。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是一本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史书。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详细叙述,不仅能够了解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还能够深刻体会到古代英雄人物的悲壮命运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对于热爱历史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难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