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光曰:从衡之说虽反覆百端,然大要合从者,六国之利也。昔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飨宴以相乐,会盟以相结者,无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夫三晋者,齐、楚之籓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故以三晋而攻齐、楚,自绝其根柢也;以齐、楚而攻三晋,自撤其籓蔽也。安有撤其籓蔽以媚盗,曰“盗将爱我而不攻”,岂不悖哉!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 · 卷七 · 秦纪二臣光曰:从衡之说虽反覆百端,然大要合从者,六国之利也。昔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飨宴以相乐,会盟以相结者,无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夫三晋者,齐、楚之籓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故以三晋而攻齐、楚,自绝其根柢也;以齐、楚而攻三晋,自撤其籓蔽也。安有撤其籓蔽以媚盗,曰“盗将爱我而不攻”,岂不悖哉!
译文:
我读《资治通鉴》,看到秦朝的皇帝自称“朕”。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妥。古代的帝王都称自己为“寡人”或“孤”,表示谦虚。如周文王自称“寡人”,孔子自称“丘”,汉文帝自称“朕”,都是谦词。现在秦始皇把“朕”作为自称,这不符合古代的习惯。另外,《尚书》中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意思是说,上天没有偏袒谁,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够得到帮助。所以,皇帝应该谦称自己为“寡人”,而不是自称“朕”。
赏析:
这篇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秦始皇自称“朕”的不满和批评。他认为,古代的帝王都称自己为“寡人”或“孤”,这是为了表示谦虚。而秦始皇却把自己的称号改为“朕”,这与古代的习惯不相符合。此外,他还指出了《尚书》中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认为皇帝应该谦称自己为“寡人”,而不是自称“朕”。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观点明确,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