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始皇帝下二十七年(辛巳,公元前二二零年)
始皇巡陇西、北地,至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曰极庙。自极庙道通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治驰道于天下。
始皇帝下二十八年(壬午,公元前二一九年)
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用菹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诗句:资治通鉴·卷七 · 秦纪二译文:始皇帝下二十七年(辛巳,公元前二二零年),
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
荆轲奉图而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
赏析:秦始皇帝·下【原文】秦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而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
注释:1. 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荆柯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刺客,为了实现刺杀秦始皇的目的,他带着地图和奏王入见。2. 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秦王见到荆轲后非常高兴,穿上朝服,并以隆重的礼仪接待了他。3. 荆轲奉图而进于王:荆轲手持地图向秦王展示。4. 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当荆轲将地图展开时,他的匕首也暴露了出来。接着,他迅速拔出匕首刺向秦王。5. 始皇帝下二十八年(壬午,公元前二一九年)始皇帝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秦始皇东巡郡县,登上邹峄山,立碑颂扬自己功德。然后召集了七十名儒生到泰山下讨论封禅之事。6. 诸儒或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用菹秸。”议各乖异:一些儒生对秦始皇提议的祭礼提出质疑,认为古代封禅祭礼会使用蒲草车轮,这会对山中的土石、草木造成伤害。因此建议改用清扫的方式祭祀,席地而坐使用菹秸作为垫子。7. 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由于这种祭祀方式难以实施,所以秦始皇决定罢免这些儒生的官职。8. 遂除车道,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在太山顶上设立祭祀用的石碑来颂扬自己的功德。同时,从太山顶向下修建道路通往山下,并在梁父山上举行禅让仪式。9. 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这种祭祀礼仪参考了太祝在雍地祭祀上帝时的做法,并将所获之物都加以保密,后世无法了解其具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