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元光元年(丁未,公元前一三四年)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广与不识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资治通鉴·汉纪九》是汉代时期的历史文献,收录了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决策。在这段历史记载中,李广和程不识两位将领的事迹尤为引人注目。
译文如下:
冬十一月,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朝廷下令郡国推荐孝廉人才,这是基于董仲舒的建议。卫尉李广担任骁骑将军,驻扎于云中;中尉程不识担任车骑将军,驻扎于雁门。六月之后,两人的职位被撤换。由于李广和程不识都以边境太守的身份率兵出战,他们分别带领着各自的军队,但都以个人魅力和军事才能著称于当时。李广在作战中不设固定编制,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根据战场情况调整部署。而程不识则注重建立严格的纪律和组织,他的部队行动整齐划一,能够有效协同作战。
臣光曰:从《易经》的教导来看,“师出以律”意味着在战争中要遵循一定的法规和纪律。如果军队缺乏有效的指挥和约束,就很容易在战斗中陷入混乱,从而导致失败。李广虽然善于用兵,但其军队在执行任务时过于自由,缺乏必要的纪律和组织,容易受到敌军的攻击和破坏。相比之下,程不识的军队虽然严格有序,但在实战中却可能因过度强调纪律而失去灵活性。
李广和程不识的军旅生涯反映了古代战争中不同领导风格对军队的影响。李广的领导风格更偏向于个人的英勇和灵活性,而程不识则更注重纪律和组织建设。这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各有利弊,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平衡灵活性与纪律性是每个将领都需要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