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六月,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车骑、材官三十馀万匿马邑旁谷中,约单于入马邑纵兵。阴使聂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以为然而许之。聂壹乃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下,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万骑入武州塞。未至马邑百馀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得雁门尉史,欲杀之,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出曰:“吾得尉史,天也!”以尉史为天王。塞下传言单于已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乃皆罢兵。王恢主别从代出击胡辎重,闻单于还,兵多,亦不敢出。
资治通鉴·第十八卷出自《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此卷涵盖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
在汉纪十中,记载了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冬十月)的事件。这一年的冬月,汉武帝刘彻亲自驾临雍城,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祭祀活动,即祠五畤。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汉武帝对国家宗教活动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神灵的敬畏与尊崇。
在这次祭祀活动中,李少君被汉武帝召见并请求以祠灶却老的方术来为皇帝延年益寿。李少君向汉武帝展示了他的神奇能力,使得武帝对他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尊重和重视知识、人才的态度,正是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之一。
资治通鉴·第十八卷不仅为我们详细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祭祀活动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还反映了当时汉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那个时代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变迁,以及它们对现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