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怒恢。恢曰:“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只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恢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蚡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乃自杀。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三年(己酉,公元前一三二年)
诗句:资治通鉴·汉纪十译文:汉武帝元光三年(己酉,公元前一三二年)
注释: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赏析:在这段历史记载中,我们看到了汉武帝元光三年(己酉,公元前一三二年)的一天,汉武帝因为不满王恢的建议而将其下廷尉审判。王恢原本建议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以获得利。然而,由于王恢的错误策略,使得匈奴得以成功入塞,给汉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最终,汉武帝决定处死王恢。这一事件反映了汉武帝对军事策略的严厉态度以及他对于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