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青斩首虏数千人。

东夷薉君南闾等共二十八万人降,为苍海郡;人徒之费,拟于南夷,燕、齐之间,靡然骚动。

是岁,鲁共王馀、长沙定王发皆薨。

临菑人主父偃、严安,无终人徐乐,皆上书言事。

始,偃游齐、燕、赵,皆莫能厚遇,诸生相与排摈不容;家贫,假贷无所得,乃西入关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并吞战国,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敝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沮泽、咸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馀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不足,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啮輓粟,起于东陲、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

资治通鉴·汉纪十
解析历史风云,洞察兴衰更迭

  1. 引言
  • 背景介绍:汉武帝时期国家治理与对外战争概述
  • 目的阐述:探索治国理政之道和军事策略的重要性
  • 文献来源:引用《资治通鉴》原文作为历史依据
  1. 卫青与匈奴战争
  • 战役概述:雁门之战及李息将军的军事行动
  • 战略意义:分析卫青的军事行动对国家的影响
  • 教训总结:从战争中学习,提升未来防御策略
  1. 李息将军的功绩
  • 战役细节:代郡之战及降服东夷薉君南闾的具体过程
  • 成就评价:评估李息在边疆防御中的作用和贡献
  • 影响分析:探讨此战对汉朝边境安全的影响
  1. 内政管理与经济措施
  • 政策实施: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经济改革措施
  • 社会影响:分析经济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作用
  • 历史意义:探讨这些政策对后世的启示
  1. 外交关系与文化交流
  • 对外政策: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外交活动及其成效
  • 文化互动:描述汉武帝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 国际影响:分析其对国际关系和全球秩序的影响
  1. 结论
  • 历史反思:对汉武帝时期的综合评价和反思
  • 现实意义:将历史经验应用到现代社会管理中
  • 展望未来:展望汉武帝时代遗留问题对当代社会的启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