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右内史汲黯曰:“长安令无罪,独斩臣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及浑邪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五百馀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以赐从军死事者家,所卤获,因予之,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今纵不能,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馀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五属国。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
资治通鉴 · 卷十九·汉纪十一
【诗句】
昔年战鼓鸣,边陲烽火连。
今朝天下定,胡人归王权。
金城河西地,西并南山巅。
匈奴远遁去,河南独留烟。
【译文】
昔日边关烽火连天,今朝天下安定祥和。昔日金城、河西之地,如今只剩和平之景。匈奴远离中原,不再为患。
【注释】
- 昔年战鼓鸣:昔日的战场,战鼓声声,边疆战事频繁。
- 边陲烽火连:边疆战事不断,火光连天。
- 今朝天下定:如今战争结束,天下太平。
- 胡人归王权:过去的匈奴人臣服于汉朝,成为了汉朝的一部分。
- 金城河西地:金城郡和河西走廊一带的土地。
- 西并南山巅:西边与南山相连,地势险峻。
- 匈奴远遁去:匈奴被赶走,不再为患。
【赏析】
这首古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汉朝的强大和匈奴的败退。诗中的“昔年战鼓鸣”和“今朝天下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国家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同时,诗中也体现了汉朝对边疆的重视和治理,如“金城河西地”和“西并南山巅”等描述,展现了汉代边疆的地理特点。最后,诗中的“匈奴远遁去”更是彰显了汉朝对边疆治理的成功。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