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徙奸猾吏民于边。
夏,四月,乙卯,以太子少傅武强侯庄青翟为丞相。
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无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起幸甘泉,病良已,置酒寿宫。神君非可得见,闻其言,言与人音等,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居室帷中。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而天子心独喜;其事秘,世莫知也。
时上卒起,幸甘泉,过右内史界中,道多不治,上怒曰:“义纵以我为不复行此道乎!”衔之。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一一七年)
冬,十月,雨水,无冰。
上既下缗钱令而尊卜式,百姓终莫分财佐县官,于是杨可告缗钱纵矣。义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天子以纵为废格沮事,弃纵市。
资治通鉴·第二十卷是《资治通鉴》中的一卷,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本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记载,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而告一段落,覆盖了16朝的历史。下面将结合原文逐句进行解析:
- 诏徙奸猾吏民于边:
- 诗句解读:此句描述了汉武帝时期的一项重大政策。”诏徙”表示皇帝的诏令,”奸猾吏民”指的是不守法纪、行为不端之官吏和百姓,”于边”则是指被迁移到边境地区。
- 翻译与注释:在汉武帝的治理下,他下令迁移那些品行不端的官吏和民众至边疆,以此来整顿政治秩序和提升边防安全。
- 夏,四月,乙卯,以太子少傅武强侯庄青翟为丞相:
- 诗句解读:这句记录的是汉武帝任命新的丞相。”夏”指的是夏季,”乙卯”是这一天的干支,”太子少傅”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武强侯”指的是封爵,”庄青翟”则是人名。
- 翻译与注释:汉武帝在夏季的一个甲子日,即公元前117年的四月初五,任命了他的一位名叫庄青翟的武强侯担任丞相,这标志着他进一步巩固和扩展自己的权力。
- 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
- 诗句解读:描述了汉武帝因疾病困扰而求助于各种手段。”鼎湖”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点或症状,”病”表示健康问题,”巫医”指的是寻求巫术和医术的医生,”无所不致”表明他们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方法。
- 翻译与注释:由于疾病严重,汉武帝不惜求助于所有的巫术和医术,希望能有所好转,但结果并未如他所愿。
- 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
- 诗句解读:这是一段关于游水(可能是一个官员或者巫师的名字)的记载。他声称上郡(今天陕西北部)有一个巫婆,通过巫术使汉武帝感到身体不适,并有鬼神降临的现象。
- 翻译与注释:这段记载揭示了汉武帝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以及他为了治疗自己疾病而寻求巫术帮助的态度。
- 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无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
- 诗句解读:描述了汉武帝在病情加重时,派遣使者去祭祀神灵并祈求治愈。”召置”意味着召见并安置某人或事物,这里指召见巫师或巫婆进行祈祷。
- 翻译与注释:当汉武帝的病情恶化时,他让人询问神灵,神灵回应说皇帝不必担忧,病情会逐渐好转,并且不久后还会再次出现在甘泉宫,这可能是一种安慰或祝福的话。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几个要点需要补充:
- 背景介绍: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 文化影响:汉武帝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包括儒家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通过对原文的详细解释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是一部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的重要文献。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汉武帝及其时代的重要视角,同时也提醒我们历史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塑造的复杂现象。通过阅读这样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的世界和我们自己所处的现代社会之间的联系。